*

 

緩緩駛別台灣濃厚的過節氣氛,海洋探勘船「寶拉麗絲號」(Polaris)今年二月十四日小年夜,從高雄科技大學旗津校區出海,全力投入打撈落海的空勤總隊黑鷹直升機NA-706。歷經五十七個晝夜的等待,懷著莊嚴的心情,黑鷹直升機及兩具大體終於從蘭嶼西南方三海浬處、近千米深海重見天日。

黑鷹於四月十二日被成功打撈後,委外打撈的飛安會讚許這次從千米打撈飛機殘骸為國內首例,即便放諸世界也屬罕見。此次讓台灣像個海洋國家的打撈者正是本土公司銓日儀,《新新聞》為此專訪銓日儀總經理奚慎明,詳談打撈過程的艱難與台灣在世界數一數二的打撈技術。

奚慎明表示,打撈作業最重要是先精確「定位」,否則大海撈針只是虛耗時間。過去銓日儀雖曾搜索F16戰機,有多次打撈飛機經驗,但探測最深僅四百多米,這次銓日儀先獲知機骸位於蘭嶼附近海下三、四十米處,但投入作業後,在海面搜尋直升機黑盒子(飛行記錄器,Flight Recorder)發信器訊號,修正為八五○米深度,但訊號仍不夠穩定。之後再改以「深拖系統」(deep tow system)及「水下無人載具」(ROV)作業,才發現機骸墜入海溝,有近千米深。

究竟不同深度會對打撈難易帶來什麼影響?奚慎明總結,深度愈深,愈能在打撈設備的精良及操作技術見真章。此次打撈機骸採用的深拖系統及ROV,就是銓日儀可與世界較勁的關鍵,全世界善於打撈飛機的廠商不超過兩、三家。

奚慎明指出,深拖系統即是將「拖魚」以三千米長的纜繩與寶拉麗絲號連接,拖魚則裝備有側掃聲納、多波束測深儀及聽音器等,並由人員在船上操作,盡可能接近海床探測機骸。

此外,寶拉麗絲號工作人員還須對抗惡劣天候,忍受酷寒及顛簸作業。奚慎明指出,由於時常要回港閃避大浪,實際打撈作業天數不到三十天,來回共出動五次,其中定位三航次、打撈兩航次。過程一度受到颱風攪局,讓已定位的機骸在海底等候近半個月。

約十年前投入飛機遺骸打撈的銓日儀,又是如何打造頂尖技術?奚慎明表示,銓日儀母企業代理海洋探測設備十餘年,銓日儀成立後憑著熱心跟衝勁,與高科大產學合作開發多功能海洋探測船,並請文展權輔導,打造寶拉麗絲號及船上探測設備,開始經營打撈業務。

銓日儀曾找國外ROV操作員指導、熟悉困難操作,但打撈技術大多自行摸索而得。奚慎明分享,公司平日主要業務為探測海底地形,如3D海底立體圖、土質量測等,作業範圍可到水下七千米。

有次銓日儀受託用深拖系統探測台東知本溫泉外測海底,地形複雜、起伏陡峭,銓日儀找來葡萄牙海洋測量公司技師擔任顧問,結果對方讚嘆說:「十幾年來跑了世界各地,只有你們敢用深拖系統這樣做,就像發瘋了。」

此次銓日儀派出的ROV作業深度可到水下一五○○米,他們另有可達三千米的ROV。奚慎明指出,此次除了四、五位飛安會人員,銓日儀派出十五名工作人員,負責開船、聲納判別、操作ROV等任務,ROV操作人員皆有十年以上經驗。

承攬深海打撈業務也需藝高人膽大,承擔相當風險。奚慎明說明,拖魚、ROV潛入水中其實危機四伏,「不能保證收得回來,除了海底地形,也可能遇到漁網等漂流物卡住推進器。」奚慎明強調,拖魚設備要價上千萬元、ROV甚至要數千萬元,「銓日儀過去也曾有設備掉入海,難免會不安,但都找得回來,也是我們有信心做出區別的技術之一。」

閱讀全文: 風傳媒